top of page

24282天的记忆 - 二钢城市创新产业园

WeChat Image_20210804102231.jpg

在城市更新空间布局逐渐向外扩散的主流趋势推动下,罗昂建筑师提出了非核心区城市更新的解决策略。在单位制时期实现产城融合的重工业工厂,如何转型,为产业升级、工业退场后的城市提供全新的功能空间与公共空间,这是罗昂在上海二钢城市创新产业园的实践。
上海二钢有限公司隶属宝钢集团,创建于1942年,是国内第一家线材生产企业。二钢的生产与经营厂区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基地总面积290亩(约为193,000平方米),距离五角场这一城市次中心五公里。作为上海中环内200亩地的完整空间,二钢厂曾经是上海工业辉煌时期的最好记忆,也曾是上海一代人的青春和热血驻留的地方。自2006年起工厂停止炼钢,巨大的厂区空间闲置。而曾经作为上海工业重地的杨浦区,如今也早已成为大学与科研机构的聚集之地。
针对这样的项目,如何改造?罗昂的设计策略上,从研究与评估保留和新建建筑,调整区域开发强度;功能再造,重新布局业态;以文化为核心,打造项目的精神标签等方面进行了考虑
罗昂给出的改造方案,将这个曾经的工厂定位为多功能的办公园区,在提供多元化的办公空间之外,零售、酒店、休闲与文化等功能的植入将这里打造成为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它保留了旧有工业用地的特色,述说了二钢园区的历史,又有着现代化的建筑,展现了现代技术及空间的品质。新旧两者元素相互合作协同,创造了鲜明的城市人格,增强了都市邻里的空间感。

WeChat Image_20210804102231.jpg

取舍成了老建筑保留和插入新建筑中的重头戏。经过深入的场地研究,一系列的现存建筑有很大的机会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转化为办公设施。建筑调研按照以下的分析标准进行:可用性、功能性、结构条件、地理位置、历史价值、工业特征和都市表现力。许多外型及维护都较出色的楼,其内在空间并不适合作为新的办公建筑。相反,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楼,却拥有与其定位功能相适合的特质。多次筛选后,框定的几组建筑被完整保留,加以改造,而拆除的则注意保留其具有工业特征的局部建筑构件,植入在整个园区的景观之中。

新与旧的交融是二钢项目呈现的新形象,就像是一个城市混血新生作品,它有着工业旧有的年代感,也有着现代建筑的新鲜活力。旧建筑改造、新建建筑、标志性建筑的预留等不同的设计手法,实现了新与旧、历史与现代、工业文明与现代服务业的交相辉映。设计中每一个广场都是新建筑和老建筑的融合。每个小分区内都有修复保留下来的,形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标。对于老工厂的建筑改造罗昂采取了谨慎的改造手法。每一个公共空间都服务于多功能办公园区,在这里工业特征与现代风格碰撞融合,更加合理的建筑凸现出来。它们共同创造了完美的新旧融合。

功能多样性的混合对于城市空间的再生是一个具有挑战的元素。但是将所有的建筑功能按重要性进行等级评定,根据功能的重要性来分布于不同的空间中。项目以办公为主要功能,其他配套的服务功能(酒店,公寓,餐饮等)为辅。而就办公这一功能,项目中也对其进行多样化,办公中包含了总部办公,创意办公,孵化办公、soho办公等。这些多功能的体量集中在园区内,形成一个高度的功能多样性,打造了一个真正的吸引人的场所。

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灵魂,是一个片区社会的根基。由于基地前身为钢铁制造,钢铁的制造过程被作为景观设计灵感及色彩来源。整个方案为了留下那钢铁时代的激情和记忆,选择了熔炼钢铁的流水作为项目的核心。那种顽强的、晶莹剔透的、散发着生命火焰的、承载着激情与梦想的钢铁溶液,就是这片地域最重要的记忆名片。

遗址公园、铸造长廊以及茂密的绿带构成了园区的三重景观带,每个景观带都有属于自己独特而鲜明的品质。工业长廊是整个二钢城市创新产业园中景观的轴线,贯穿整个基地片区,穿梭于建筑之间。柱子作为保留下来的工业元素,形成了走道长廊,连接广场与基地内部各个建筑。红色流线型区域的节点处是一座露天剧场,它被公共台阶和老建筑围合而成。红色是整个基地的主色调,象征着钢铁铸造、熔炼的工业记忆。这既是一个独特的视觉元素,也兼具功能性,连接起入口广场、露天剧场、活动广场等诸多公共空间。

WeChat Image_20210804102231.jpg

摄影师 :薛钰滔

WeChat Image_20210804102231.jpg

logon.design QR.png
logon.design.png
  • Instagram
  • Facebook
  • LinkedIn
  • 微信 logo
  • 微博 logo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