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安全性更高的城市
2010 年,里约热内卢与IBM 合作建立了一个智慧城市控制室,为2014 年世界杯和2016 年夏季奥运会做准备。智能系统Shotspotter 被安装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中,这项技术也在华盛顿特区、旧金山、波士顿和迈阿密等几个美国城市中使用。Shotspotter 是一个声学传感器网络,可以检测枪声并确定枪声的位置。使警方在无人报警的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因此这是一种自动报告犯罪可能性的技术,旧金山警方负责人表示,在Shotspotter 系统的帮助下,该市枪支暴力相关案件数量下降了50%。
并非所有的智慧城市技术都涉及公共安全:一些技术帮助促进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巴塞罗那市为例,他们在公园里安装传感器来测量土壤中的水分,仅在必要时进行灌溉。据预测这个智能灌溉系统可节约25%的用水量,价值6000 万美元。巴塞罗那市还投资了智能垃圾桶,这些垃圾桶在装满时将自动通知清洁工人。目前,欧洲大部分城市正在使用智能停车系统来引导司机开往免费停车点,这能减少约20%的交通流量。近年来,中国众多污染严重的城市已经引进了监测空气质量水平的传感器。市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访问这些数据,并据此安排他们的户外活动。这项技术已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显著提升了中国对污染的公众意识。
什么是智慧城市?
事实上,对于什么是智慧城市并没有普遍认同的定义。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门在2013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这个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智慧城市没有绝对的定义,没有终点,而是一个过程或一系列步骤,使城市提升宜居性和韧性,并能更快地应对新的挑战。”该论文还指出,智慧城市是统筹硬件基础设施、社会资本和数字技术,“为可持续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并为所有人提供有具有吸引力的环境。”
尽管智慧城市运动描绘出美好愿景和崇高目标,但不能忽视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数字基础设施和对全市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在许多情况下,智慧城市运动的背后动因是商业活动。IBM,思科,ABB 和西门子等信息技术行业巨头近20 年来一直通过资助研究、智库、出版物和会议等来为智慧城市的概念进行宣传。智慧城市是一个拥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市场。国际发展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 表示,预计到2020 年,智慧城市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1.5 万亿美元,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如今,地球上有二分之一的人生活在城市,预计到2050 年将达到四分之三。当今世纪属于城市,也必将在城市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智慧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城市愿景,这一愿景正在被实现。印度有计划在近期建设100 个智能城市。中国截至2013 年底,也有311 个城市提出或启动了智慧城市计划。在欧美,所有主要城市都在实施智慧城市计划。被称为工业4.0 和物联网的新智能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
几百年来的完美城市
几个世纪以来, 城市主义者不断提出更好的城市愿景。这些愿景基于其所在时代的城市经验,他们通常试图运用新型技术解决当时的挑战。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关于现代城市的构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例子,1943 年出版的“雅典宪章”(the Charter of Athens)用95 个章节阐述了他的想法。根据勒·柯布西耶的构想,现代城市应遵循一个明确划分功能区的总体规划; 城市的设计应为居民提供新鲜空气,阳光和绿地。现代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既不是工作也不是消费,而是居住,因此公寓建筑应该位于最佳位置。城市应竖向发展来提供足够的绿地,并确保公寓得到充足的阳光。新兴的建筑技术使高层住宅建筑建造在公园内得以实现, 也让这样的建筑成为了现代城市的特色。新兴服务产业的办公空间应位于新建中央商务区的高层写字楼中。工厂应远离城市和居民区,以避免污染。新建的高速公路和新型汽车技术将确保不同功能区的日常通勤。
勒·柯布西耶对现代城市的展望是在混乱的19 世纪工业城市的背景下提出的。这时候大部分住宅区没有合理规划,人口过多,污染严重。糟糕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造成暴动频繁、道德败落等诸多社会问题。勒·柯布西耶对现代城市的构想立足于工业城市的对立面:构建以居民幸福为核心的理性大都市。
然而,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化城市在实践中并没有获得成功,导致了单一的城市景观、无名街道、荒废的商业区、失业和低利用率的无意义空间等众多问题。勒·柯布西耶的计划失败了,因为它忽略了让城市产生活力的源动力:社交互动和文化交流。他对现代化城市的构想是一个由技术秩序驱使的理性计划。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笛卡尔的噩梦。
智慧梦想的阴暗面
那么,智慧城市运动是否会重蹈覆辙?这一运动似乎从发展中国家拥挤的城市空间中汲取灵感,这里是智能技术解决方案的最大市场。但是,技术并非意味着可以建立更好的城市。智能技术可以解决现存的问题,但也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智慧城市是数字时代的产物: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无人袭击、网络攻击和全球监控计划、气候变化、石油峰值、谷歌眼镜、大数据、社交网络、 以及个人隐私的终结都属于这个时代.
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想要生活这样的智慧城市中,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从来无法完全掌控未来。我们也许可以不断调整方向,但我们无法设定路线。技术能够通过解决恐惧、创造新的可能性和改变价值观来使自己变得必不可缺。
如今30 多岁的我,成长在一个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的时代,那时候下午出去玩耍便无法与他人取得联络,母亲便会开车绕着村庄来找我,但事实上大部分时间她不知道我在哪里。如果在今天,她将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因为现在的技术可以使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联系上成为了我们的责任。有些家长甚至用智能手机来跟踪孩子的去向。 2014 年跨年夜,上海外滩陈毅广场附近发生了严重踩踏事件,造成36 人死亡。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当局政府的重大失误,原因在于避免这种事故灾难的技术和程序已经存在:摄像机监控系统和人群控制协议都可以做出预警。智能技术本可以防止这场灾难:因此,这些技术未来将被强制性采用。不难想象,十年二十年后,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手动驾驶汽车将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智能,或许更安全的同时,她们也许会变得更无聊和单调,因为技术的趋势是统一的,但文化和社会的互动交流将塑造多样的趋势。在许多欧洲城市,将不受欢迎的流浪汉、街头艺术家、小混混等从被监控的闹市区驱逐出去已经是常见现象。当摄像头和传感器取代眼睛和耳朵,公共空间将变得如何?如果城市可以自行管理,人们是否还会关心这些地方正在发生什么?既然有亚马逊、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可以把一切想要或需要的东西送到家门口,人们为什么还要离开公寓?生活如剧,城市的本质在于把街道、公园和广场作为舞台的日常生活本身。我们会因文化创造和激发的认同感和氛围而越发热爱周围环境。智慧城市的技术有着巨大的前景,但它并不会让我们的城市更开放、更多样、亦或更具吸引力。
智慧城市成为世界各地城市转型的趋势。随着全球城市范围内互联网的接入成为常态,信息采集技术被应用在建筑环境中。